昨天SONY正式在官方網站發表Rolly,之前在網路上其實就已經有很多關於這款怪東西的圖片在流傳,不過大家都無法確定它到底是「蝦米碗糕」。打從一開始的傳言就是這玩意是針對Apple的iPod而來,既然是衝著數位音樂的領先品牌而來,當然也會引起大家的注意。
自從SONY發佈準備研發這款秘密武器之後,就把保密功夫做的非常徹底,只是三不五時會「不小心」將幾張外觀照片流傳出來,Rolly那奇特怪異的外型立刻引起話題,有人說是像蛋的音樂鬧鐘,也有人說是MP3界的變型金鋼。
SONY的手法讓人立刻聯想起Apple的iPod及iPhone上市前的行銷操作模式:
1. 事先發佈即將研發新世代產品的訊息
2. 研發過程保密到家(做他們員工一定很難過,有可能會得內傷)
3. 偶爾透露一些研發及產品訊息給大眾,例如特別的功能、酷炫的外觀及研發的進度
4. 針對特定的社群或媒體,再多透露一點獨家的消息(你覺得那些人會捨得不講嗎?)
5. 產品話題開始擴散,甚至消費者已經等不及產品上市
6. 產品正式風光上市(唷,還不是全面上市哦,而是某地點或某國家先賣,其他人繼續等到心癢癢)
之前的iPhone上市之後,在功能及介面上確實受到不少批評,但從研發開始到正式開賣,整個行銷操作確實是非常成功的,六天就銷售了100萬隻iPhone,可以稱為史上最成功的產品宣傳模式。
現在其競爭對手SONY馬上現學現賣,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還先指名就是衝著你們家iPod來的(雖然我覺得Rolly基本上不算MP3),用對手的話題及知名度來增加自己的光環,就是一招聰明的方法,就像當初超級星光大道中,蕭敬騰直接指名PK楊宗緯,馬上引起大眾目光焦點,叫我不想紅也難。
接著,挑動大眾好奇的欲望。人都是天性好奇,人家越不讓我們看,我們就越興奮,尤其是那種若隱若現、欲拒還迎的樣子,那真是讓人受不了啊(我可不是指那檔事唷),Rolly和iPod、iPhone都一樣,在上市之前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透露點訊息,不過都是不清不楚的消息,讓其產品話題能夠不斷持續高漲。
研發到上市階段,讓產品保持神秘感。SONY與APPLE向來是這方面的好手,不只公司內部員工個個得內傷保密到家,連他們的協力供應商也都無法取得完整的產品資訊,造成媒體及消費者引頸企盼的熱潮。
當然,本身產品具備吸引人的特質很重要。iPod、iPhone及Rolly無論是在操作介面、創新功能及外觀設計上,都具備讓人期待的特色,新產品的成敗其本身的好壞至少佔了8成以上,不然也引不起上述話題行銷的要件,你可以試想看看「如花」對你欲拒還迎的樣子,大概就能了解我的說法了。
口碑行銷、話題行銷與事件行銷,都是新產品上市前可以使用的行銷手段,引爆媒體與市場瘋狂關切,使用得當的話,力量是非常驚人的。
口碑行銷運用消費者的口碑推薦,讓產品成為消費者談論的話題,然後很快地,轟的一聲!話題就像是野火一樣蔓延開來。就像之前眾鄉民在網路上強力推薦楊宗緯的動人歌聲,許多本來沒有收看電視節目習慣的人,自然而然也加入了收視行列,然後也開始推薦親朋好友一起看。
話題行銷與事件行銷,則是企業運用媒體關注的力量,前者搭著當前熱門話題的便車,後者主動整合資源,透過企畫或創意,創造大眾關心的話題或議題,進而吸引媒體的報導,達到提高產品曝光率及銷售量的目的。尤其當話題及事件能融入目標消費者生活,將產品帶入消費者身邊,用同樣的語言,有相同的價值觀,要贏得消費者認同,就不再是難事了。
相關連結與閱讀:
下面是ROLLY之前在網路上出現的影片:
【阿飛碎碎念】
發覺自己很久沒有針對老本行-「行銷」寫文章了,真怕大家忘了這回事,尤其是最近常被稱為兩性專家、感情大師之類完全與我不太符合的名詞,感覺很像和滅鼠專家、去味大師同一掛的,看來以後行銷主題的文章也要多寫一點了,希望各位也能捧場一下啊,我發覺昨天的工商服務好像就很失敗耶,真對不起同事啊,哈哈…
1.rolly長的好怪
2.太了解行銷會不會在看像星光大道這樣節目的時候覺得有些虛假?
像我看了就會覺得很多都是行銷手法作祟
不過很多人還是被這節目所營造的氣氛吸引
我看著 心理碎念”又是一種手法”
但還是每周必看準時報到
哈哈哈….
對3c產品沒什麼研究
對攝影器材就有一點點興趣了
哈哈哈….
patty
Rolly外型還蠻特別的
可是感覺很不實用耶
除了”會跑的鬧鐘”這個功能新鮮有趣
其他好像就…
雖然研發人員的創意令人佩服啦
但要消費者實際掏腰包 可能有點兒困難唷
在這潛水一陣子了, 覺得你的文筆很好, 就ㄉㄧㄠˊ上你的網誌了…
基本上行銷可以讓人很著迷, 也可以讓人很厭惡… 那兩個字不過就是心理學原理的應用, 加起來卻一副高深莫測讓人趨之若鶩的屌樣, 什麼人都可以大談所謂的”行銷”手法, 只要商品造成轟動就被說成”行銷”成功, 坊間或學院裡的行銷學課程都座無虛席, 書店裡的暢銷排行榜上一定有行銷書籍, 搞的好像現代聖經一樣, 人人皆起而膜拜之…
看多了這些搞手法求短利的廠商或商品, 或動輒被鼓舞起鬨的消費者, 反而開始對行銷有種噁心的感覺…
其實回應不是想要批評什麼啦, 而且不可否認的這門學問真的很厲害, 我也常常會不知不覺就被挑動跟著加入起鬨的行列, 只是會一邊冷眼想吐一邊又發出嗡嗡迷之音一直說, 要不要買阿? 不買就遜掉囉…
所以基本上想說的就是, 可不可以不要行銷的這麼深入人心阿?>_<
To:Patty
1.就是長的怪才會紅
2.說實在的,詹仁雄可是行銷人要好好學習的”大魔王”呢,所以當然要看他的節目搞什麼鬼
3.我對3C及攝影器材都沒輒咧..哈哈
To:ferrero
Rolly還可以當MP3播放器,但不能裝耳機,不過就像妳說的..賣的是噱頭
To:Tina
潛水這麼久粉累呢..呵呵
妳說的沒錯..行銷人都是大騙子!
但是,現代的商業市場如果不搞行銷包裝是很難生存下去的
已經不是過去工廠生產出來丟到市場上自然就有生意的時代了,告訴妳..老闆們其實也很不想花錢花精神搞行銷的..哈哈
有一次在電子時報上看到 Sony 在研發什麼可以刪掉沒笑容照片的技術, 心裡想: 真是見鬼了~
後來就出現了 CyberShot T200 的微笑快門功能 — 人沒笑的話就不拍.
我的媽呀~ 沒有這些愛搞怪的公司, 茶餘飯後真的會少了些話題呢~ XD
To: cedric shih
所以廣告才會說”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有需求才有供給囉
六天就銷售了100萬隻iPhone…
iPhone應該是頭一個週末賣了22萬支,出貨100萬台花了74天。